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企業彈性福利平臺如何避免股權激勵的思維陷阱
2021-04-20 16:06
無論是從企業融資還是企業彈性福利平臺管理的角度來看,股權激勵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股權激勵帶來的激勵模式、績效考核、控制結構、持股平臺等一系列問題,全方位塑造了企業全新的生存形式。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有效的獎勵機制,在上市公司高效調動團隊員工積極性、促進企業資產保值增值、促進企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彈性福利平臺認為,在實施股權激勵的過程中,也要保持謹慎的態度,避免一些常見的股權激勵思維陷阱。
第一,財散人散智慧不夠。
股票激勵,首先要考驗的是老板能否舍棄,有舍才有得,對經營者進行股票激勵,需要舍棄權利,舍棄利益,如果老板沒有這樣的胸懷,股票激勵只是一種形式,但是,又不能亂舍,舍棄的多不一定能得到,中間要把握好分寸一般分為四種情況:
一、才聚人散,老板不敢多給,造成激勵不足,員工沒有斗志。
二、財散人散,老板大方,給員工很多,但一次得到太多,員工很容易失去干勁,一心一意過著舒適的生活。
三、財散人聚,這是創業者最想看到的。
四、財聚人聚,理想狀態,難以達到,即使達到,也不會持久。
第二,濫竽充數分配不均。
股票激勵必須明確受益者的崗位價值、歷史貢獻、未來創造等。
如果只是隨意決定的話,就會失去公平性,應該得到的人得不到,不應該得到的人得到很多好處。
為什么讓腳踏實地的人心寒?
1.沒有相應的崗位價值分析和績效考核機制,就沒有可量化的數據報告。
2.缺乏完善的監管體系和管理機制,導致激勵對象通過投機取巧獲取自身利益。
第三,重利輕義導向錯誤。
意思是精神,利益是物質財富。
事實上,許多企業彈性福利平臺認為實施股權激勵必須上市。事實上,上市需要改革企業的股權,將有限公司轉變為股份公司,但實施股權激勵不一定非要上市。
如果企業的發展只是為了上市,那么企業從一開始就很難控制命運。
一般來說,許多企業上市的根本目的是大幅度圈錢。如果他們只把賺錢作為商業的唯一目的,他們往往不愿意快速發展。
賺錢不是企業的全部,企業也不能忽視精神文化的作用。否則,這家企業就不會長久。
企業彈性福利平臺要想走得遠,就必須給團隊注入一種思想,引入一種文化,讓員工上下同欲,讓企業走得長遠。
第四,股權統籌目光短淺。
為了實施股權激勵,企業必須有一個全局和長期的計劃。企業主需要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考慮持續釋放股權所面臨的問題。
企業的成長分為創業期、發展期、擴張期和成熟期。
創業初期,企業沒有資源資金人才,此時,適合企業進行股權激勵的方式是在職股權激勵。
在職股票是虛擬股票,激勵對象擁有的股票只有紅利的權利,沒有所有權。
或是注冊股激勵,這是屬于公司的實股,需要到工商部門備案,但切記不能超過1/3,創始人必須超過2/3。
2、發展期企業管理者素質不斷提高,專業水平也不斷提高,上司可以為企業制定戰略計劃。
此時,上司可以再次向企業高層管理者釋放股票,使他們從小股東逐漸變大,成為公司和新股東。
在企業發展階段,創始人的股份必須相對控制,最好大于52%。
3、擴張期企業初具規模,開始快速擴張,如果想繼續實施股權激勵,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盟,創始人可進一步稀釋股份,控制在33%以上,這樣的比例可以在股東大會上給不利決定。
4、隨著企業的發展進入成熟期,此時創始人的股份不必掌握在33%以上,因為企業已經實現了公共治理,創始人不用擔心被搶,因為有三點可以保護創始人:章程、基金分析師、律師。
但成功的企業家,首先不貪婪私利,企業彈性福利平臺要讓精英們享受成功的價值,達到發展的高峰。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