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咨詢熱線:400-880-1190
年終獎公布第二天,一半同事不干了
2021-03-05 13:53
年終獎公布第二天,一半同事不干了
最近一段時間,聽說各公司大佬壓力都很大,要過年了,年終獎還沒著落。年初信誓旦旦畫的大餅,半生不熟的特別多。
據(jù)說有些直接休假不出現(xiàn)了,可即便如此,該還的還是得還。每年的年終獎大比拼,老板們都很扎心。
大公司總歸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是年終獎少給點,至少還有名氣可以嚇唬員工,離開大公司,你就什么都不是了。可要做的是小本買賣,那就真的分分鐘崩。
前兩天,一個幾十個人的小公司的小老板跟我說,自己公司最近特別忙,看著員工們辛苦了一整年,一咬牙年前先把年終獎發(fā)了,雖然公司業(yè)績一般,自己賠了不少,可還是忍痛拿出家底給員工發(fā)了年終獎。
可數(shù)了半天,也沒多少,勉強分分,比去年少了大半,以目前公司這種狀況,他覺得已經(jīng)是最皆大歡喜的總結(jié),可沒想到年終獎公布第二天,將近一半的同事給他交了辭職信。
原來,早就背著老板開始找下家。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的他備受打擊,他說,比找不到投資人還痛苦。外人再怎么刻薄,都是在商言商。可沒想到,窩里先出了白眼狼。
我勸他,人家員工也沒什么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畢竟公司不是福利院,也沒資格要求員工做慈善家。
這是我安慰他的話,其實我心里明白得很,有些人辭職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明白自己要什么,有些人就是覺得自己怪不錯,被別人虧待了。
我不想說追求錢對不對,我想說的是,那些因為年終獎不滿意就憤然辭職的年輕人,后來過得怎么樣。
02
我認(rèn)識不少被年終獎逼走的年輕人。據(jù)我觀察,這其中有些是真的受了委屈的,可大部分都屬于不會解決問題。
我的前東家有個同事,幾年前因為沒拿到年終獎,憤憤不平地辭職了。不久前再見他,依然在和年終獎較勁。
說起不發(fā)年終獎的老板,他心心念念的就一句:老板摳門,我委屈。
說實話,真的未必。
一個人為什么沒拿到年終獎,有很多原因值得分析。沒拿到年終獎之后的表現(xiàn),也很能看出一個人的水準(zhǔn)。
我這個同事,能力上不算出眾,平時公司好的時候,跟著吃肉喝湯。可業(yè)績不好了,他就成了沉重的負(fù)擔(dān)。這種可有可無的職場炮灰,年終獎少也不稀奇。
而更可怕的是,可自從知道不發(fā)年終獎,他就開始各種自由散漫,工作錯漏百出,客戶經(jīng)常找不到人,按照同事們的話說,1月1號之前和之后完全就是兩個人。
有句話在他身上應(yīng)驗了,你在一家公司拿不到年終獎,在一百家公司也拿不著。因為如果人生的一個坑你填不上,命運就會讓它一次接著一次出現(xiàn),直到你摔得不得不承認(rèn),是自己有問題。
可他不明白一個道理,你身上的毛病,不會因為你辭職,就留在上一份工作里。
03
奇葩說有一期討論的是:打拼的城市,空氣越來越差了,要不要離開。
當(dāng)時,陳銘講了一點很觸動我:我們抱怨空氣質(zhì)量很差,損害了我們的健康,影響了生活質(zhì)量,為了買空氣凈化機還花費了不少錢……
但城市給我們的好處呢?有沒有想過在這打拼讓你賺到了多少錢?
“一個國家的驕傲是擁有一批在意自己空氣的人民。”那人民的驕傲就是當(dāng)自己的城市空氣越來越差,但依舊留下來,做一點事情去改變它,而不是拎包走。
當(dāng)然,職場不需要無私的奉獻(xiàn)者,但你得明白一個道理:你的選擇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逃避問題。說白了,大城市空氣差,小城市潛力小,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問題,除非死了,否則沒有什么天堂。
如果你仔細(xì)分析過自己的問題,發(fā)現(xiàn)的確不合適,那走或者留都是成熟的決定。可很多人,少一分錢就跑,不過是逃避。
你為什么沒拿到年終獎?
你為什么每天加班,升職加薪的永遠(yuǎn)沒有你?
真的都是別人的問題嗎?
我看未必。老板苛刻,同事刻薄,客戶難搞,自己委屈。其實這些湊在一起,你會發(fā)現(xiàn),會填坑的人,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會填坑的人,每條路上都是大坑。
生活里有一種悲劇,叫走到哪兒都不順心。
有些老板會給你喝雞湯,說一起扛過困難,是筆寶貴的財富。仔細(xì)想想,其實并沒有錯。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滿困難。你扛過去了,不是給別人抗的,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經(jīng)驗,還是自己未來的籌碼。
04
今年寒冬特別冷。每個公司都不好過。滴滴剛剛宣布年終獎減半,捷豹路虎被爆計劃裁員5000人,三星手機關(guān)閉天津工廠,不知道多少人前途未卜。
前兩天知乎的裁員也上了熱搜,還有些企業(yè),雖然不說裁員,但減員增效也八成意味著有人會丟了飯碗。
這個寒冬其實是大家的寒冬。
在最難的時候,是留下堅守,還是直接離開是每個人可能面臨的選擇。這讓我想起馬云在澳門的一次演講。
他說自己大學(xué)畢業(yè)那天,他的校長,指著校門口,讓他留校教書五年。校長認(rèn)為以馬云的性格,最多一年就會走。
馬云一口答應(yīng)下來,我保證五年不出來。
隨后馬老師就過上了很苦的青年教師生涯,工資很少,而且被分到教大班,學(xué)生也不怎么積極。
兩年后,深圳改革開放,要以1300的月薪請他去上班,是他做老師的十倍。馬云也覺得是時候跳槽了,但想到承諾,就推掉了,安心教書。后來海南也有機會,月薪給3600,他也推辭了,一堅持就是六年。
后來他也從抗拒當(dāng)老師成了最受歡迎的青年老師。
很多人說這個故事的深意是堅持就能有收獲,我覺得不是。它最重要的教育意義是,你能不能拒絕一些東西。
跟著錢走,是一條很容易走的路。年輕的時候,你覺得有錢就好。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你越來越會發(fā)現(xiàn),世界從來不缺少誘惑,也不缺少愿意拿錢砸你的老板。
我是個信奉職場不談感情的人,但我一直相信逆境中的生存力其實是自己的。不是讓你為了公司、為了老板,熬過冬天,而是讓你自己多一份歷練。
因為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賺錢不難,難的是賺不著錢的時候,你怎么選。而這個選擇,會影響你能走多遠(yuǎn)。
免責(zé)聲明:
本網(wǎng)站內(nèi)容部分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自動抓取。相關(guān)文本內(nèi)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fā)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lián)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