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下班了中途遭遇車禍 賠付方式能夠兼顧
2022-09-20 15:50
員工因用人公司之外的第三人侵權導致人身傷害被認定工傷事故的,在受害方早已認為人身損害并已經獲得賠付前提下,能否再次認為得到工傷保險賠償?日前,海安縣法院對一起工傷待遇糾紛案做出一審判決,對于此事給予肯定地回答。2005年6月20日,某廣告傳媒公司員工鐘某在下班回家中途悲劇喪生于道路交通事故。同一年8月,其家屬依規向法院起訴提起訴訟,規定肇事人以及相關保險公司賠償,經法院調解,得到肇事人賠償各類損害147000元。同一年10月10日,海安縣社會發展勞保局評定,鐘某某某所受傷屬工傷事故。因廣告傳媒公司未為鐘某某某申請工傷險,亦未交納工傷保險費,鐘某的家屬向縣勞動爭議仲裁聯合會提交申請,規定廣告傳媒公司給與因鐘某某某工傷死亡而是應該享有的各種工資待遇,被裁定駁回申訴后不服氣,又向法院起訴提起訴訟。廣告傳媒公司編造謊言,鐘某某某喪生于道路交通事故,其家屬已經獲得肇事人的賠付,所獲賠償金額超出工傷險待遇。員工在取得其中一種賠付后,僅能夠就它與另一種賠付間的差值認為賠付。因此原告的要求于法無據,要求法庭駁回申訴原告的訴請。人民法院經審理覺得:從人身損害權和工傷保險賠償權分別的特點看,工傷保險賠償權是員工或者其家屬在員工受傷害后依規應占有的救護和經濟補償金權,具備社會救濟性與保障;人身損害權是受害者遭受不法侵害后,可以要求侵害人給予和經濟化學物質賠償支配權,具備對受害人補償性與對加害者的強行性。故二種權益的特性和對受害人的維護方式并不相同,因此不能因員工認為了一種賠付支配權而免去另一種賠付模式中賠付主體承擔責任。除此之外,從我國現行法律要求能夠得知,在我國迄今并沒有采取挑選其中一種賠付請求權就缺失另一種賠付請求權的“擇一挑選”方式,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二種賠付請求權之間的關系,擁有比較具體規定,它賦予員工對侵權行為第三人具有單獨的賠付請求權。總的來說,當員工因用人公司之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危害后,并向第三人認為侵權損害賠償和向社會保險機構主張工傷保險賠償與法并不是有悖,因此員工得到兩份賠償支配權于法有據。由于廣告傳媒公司未為鐘某某某死前向其交納社會統籌的工傷保險費用,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應當由其按規章的相關規定向上訴人付款工傷保險賠償。由此依規裁定廣告傳媒公司付款上訴人安葬費、供養親屬慰問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與此同時分月向鐘某某某供養親屬付款供養親屬慰問金。相關法律法規連接: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二款因用工人之外的第三人侵權所造成的員工人身傷害,賠償權利人要求第三人擔負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血親按照下列要求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到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慰問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統籌地區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慰問金按員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送給由因工死亡員工死前給予關鍵收入來源、無勞動能力的家屬。標準是:伴侶每個月40%,別的家屬每人每月30%,獨居老人或是遺孤每人每月在相關規范的前提下提升10%.核定各供養親屬的慰問金總和不可高過因工死亡員工生前的薪水。供養親屬具體的范疇由國務院勞動保障部門要求。(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是48月至60個月統籌地區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主要規范由統籌地區的市人民政府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發展情況要求,報省、自治州、直轄市人民政府辦理備案。第三十八條,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慰問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部門依據社平工資和生活費轉變等狀況適時調整。調節方法由市、自治州、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求。第六十條用人公司按照本制度規定理應參與工傷險而沒有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機關責改;沒有參加工傷險期內用人公司員工因工受傷的,由該用人公司按照本制度規定的工傷保險賠償項目及規范繳納費用。《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因工傷死亡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自身亡本月付款;供養親屬慰問金自的死亡次月起付款。第二十六條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慰問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部門結合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增長率和統計部門發布的上一年度消費物價指數水準上升幅度于每年7月1日調節。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慰問金、生活護理費的變化力度為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增長率的70%和消費物價指數水準上升幅度的30%總和,即調整后的計發額度=調節前計發額度×(1 社平工資增長率×70%消費物價指數水準上升幅度×30%)。社平工資增長率或是消費物價指數水準上升幅度為負值時,用0取代測算。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