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2016年三期內女職工怎樣假期?
2022-08-04 16:28
一、2016年1月1日后法定婚假及晚婚假怎樣休
根據新老條款的對比看得出,我國取消給與晚婚晚育中國公民增加法定婚假的獎賞,即從2016年1月1日起,中國公民就算晚婚晚育也無法享受增加法定婚假的獎賞。
可是,不論是原《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或是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只要求中國公民晚婚晚育的,會獲得增加法定婚假的獎賞,針對具體假日日數并沒有明文規定,其實際獎賞日數表現在各地方對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出臺的實施辦法中。但根據筆者的收集,到目前為止,僅有廣東出臺了一個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宣布撤銷晚婚假。而其他全國各地還沒對于一個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規定調節本轄區的晚婚假與晚育假。因而,對于這些地域,只會在其《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頒布以后,當地晚婚假才能宣布撤銷。
因此,對于大部分員工比較關心的“2016年1月1日以前領結婚證但未休晚婚假的職工,還能否享有晚婚假”問題,需要看全國各地最新政策具體的要求。正常情況下,依據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在2016年1月1日以前已領結婚證但尚在單位規定的婚假有效期里的,理應按照原要求享有晚婚假。如在2016年1月1日以后,本地新條例頒布以前領證結婚的,也應當依據現行的規章實行晚婚假。
以北京市舉例,到目前為止,北京市并未頒布新政策,因而,目前已辦結婚證但一直未休婚假的職工,只需其法定婚假依然在企業規定的有效期內的,而且合乎晚婚假的條件,仍依照《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除享有國家規定法定婚假外,提升獎勵假7天。
二、2016年1月1日后生育假及生育獎勵假怎樣休
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不但取消“晚婚晚育”,也取消“晚婚晚育”,但同時要求,只需要在我國計劃生育內生育的中國公民,仍應當得到增加產假時間的獎賞。對于中國公民會獲得多少天的生育獎勵家,不論是原計生法或是新計生法都未明文規定,反而是將這一管理權限賦予各地方。
現階段首先頒布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廣東就明文規定,合乎相關法律法規相關計生政策的,增加產假時間30天,陪產假由10天增加到15天。那么對于別的并沒有頒布一個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省份,員工在2016年1月1日后如何休產假及其生育獎勵假呢?
較為明確的是,職工的生育假再次依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執行,具有98天生育假,孕婦難產的提高生育假15天,生孕雙胞胎的,每多生孕1個寶貝,提升生育假15天。而生育獎勵假,與晚婚假原則一樣,在各地未頒布一個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以前,仍應實行原來要求。針對時間范圍問題,法規并沒有明文規定,在實踐中一般以懷孕之日起計算,但是需要全國各地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
知識鏈接: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關鍵修改內容
1、由“倡導一對夫妻生孕一個兒女”改成“倡導一對夫妻生孕2個兒女”
原《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國家穩定現行標準計劃生育政策,支持中國公民晚婚晚育年齡,倡導一對夫妻生孕一個兒女;合乎法律法規、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分配生孕第二個兒女。具體措施由省、自治州、市轄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要求。”
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修改為要求:“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孕2個兒女。合乎法律法規、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分配再生育兒女。具體措施由省、自治州、市轄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要求。”
與此同時,此條新增加第四款:“夫妻兩人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州、市轄區中間有關再生育子女的要求不一致的,依照有益于當事人的標準可用。”
2、育齡夫婦可自由選擇避孕節育對策
原《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條要求:“育齡夫婦理應主動貫徹落實計劃生育政策避孕節育對策,接納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具體指導。”
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條修改為:“育齡夫婦自由選擇挑選避孕節育對策,防范和降低非意愿妊娠。”
3、撤銷晚婚晚育假,中國公民可獲得增加產假時間的獎賞
原《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五條要求:“中國公民晚婚晚育年齡,會獲得增加法定婚假、產假時間的獎賞或者其它福利工資待遇。”
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五條修改為:“合乎法律法規、法規規定生孕子女的夫婦,會獲得增加產假時間的獎賞或者其它福利工資待遇。”
4、按照規定理應享有計劃生育家庭老人獎勵扶助的,再次享有有關獎勵扶助
原《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七條要求,自行終生只懷孕一個子女的夫婦,我國發送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而且可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賞。
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在本條文前提下新增加一款,“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孕一個孩子期內,按規定理應享有計劃生育家庭老人獎勵扶助的,再次享有有關獎勵扶助。”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