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國慶放假加班工資是3倍,還是4倍
2022-12-13 16:25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顯而易見,法定節假日勞動者不論勞動者上班與否用人單位都應當支付工資的,即法定節假日應當是正常計薪的。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第一條又規定,“安排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應另外支付給勞動者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或日工資標準300%的工資。”由于法定節假日是計薪的,所以另行支付三倍加班工資后,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加班可以獲得所謂四倍工資。
之所以會有 “三倍”或“四倍”的混淆,除了各自認識上的不同外,與勞動行政部門關于節假日加班的例行解釋不清有關,其根源在于勞動部先后出臺的二個文件:原《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3]8號文,已廢止)規定: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調整為20.92天和167.4小時,這里剔除了國家規定的10天法定節假日,法定節假日被折算成不計薪了,這顯然有違《勞動法》。為糾正、解決這個問題,勞動部2008年又出臺了《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該《通知》指出,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這里,不同于以前,首次出現了一個“月計薪天數”的概念,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節假日也就計薪了。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三倍”或“四倍”爭議產生的緣由是對日工資折算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筆者傾向于持另外一種觀點,可以簡單地稱之為“3+1工資說”,這種觀點與“四倍工資說”基本相同,但正常時間的工資還是有別于加班工資的,即正常的一倍工資與另行支付的百分之三百的加班工資,其各自的“基數”是不盡相同的,至少上海的工資支付辦法就是這樣規定的。 查看更多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