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員工福利兼顧成本可控和創新性?試試從員工自購保險福利入手(下篇)
2021-03-02 15:02
員工福利兼顧成本可控和創新性?試試從員工自購保險福利入手(下篇)
近一兩年,美世的福利顧問經常被企業HR問到兩個問題,一個是,目前市場上有什么福利創新實踐可以借鑒?另一個是,如何控制連年遞增的福利成本?也有機智的HR直接將這兩個高頻問題合二為一:是否有一種成本可控、同時又比較創新的福利方案?
《員工福利兼顧成本可控和創新性?試試從員工自購保險福利入手》上篇主要探討了關于宏觀環境及企業成本挑戰、不可犧牲的員工福利體驗、通過創新自購福利項目兼顧成本與體驗、自購福利項目落地實施的注意事項這四個關鍵問題,本期內容將主要探討組織和落地員工自購保險福利項目的成功要素。
要成功的組織和推廣一次員工自購保險福利項目,離不開企業HR和員工兩方面的參與,雙方的角色和所需行動簡要匯總如下:
企業HR
角色:
組織者
行動:
選定自購保險產品
蓋章投保材料
確定投保窗口
進行員工溝通
企業員工
角色:
決定者
行動:
理解產品保障范圍及條款
決定是否投保(在指定時間提交投保申請及健康審核信息)
支付保費給到保險公司
決定后續年度保單存續
其中企業HR需要關注的注意事項包括:
01
明確定位
企業HR需要到當好員工自購保險福利項目的組織者和推進者,在企業沒有直接費用成本支出的情況下,主要的投入是時間成本,全流程統籌安排產品選擇、投保窗口、員工溝通等事宜。
02
選定產品
保險千萬種,精選第一條。產品選不好,員工一臉蒙。產品選擇是員工自選保險福利項目落地中最重要的環節,每一家企業需要依據自身員工的年齡分布、家庭狀態、收入水平等因素分析判斷,從而合理選擇產品類型,滿足員工群體的風險需求痛點,進而在美世顧問的協助下,挑選出最適合自身企業需求的產品。
根據美世過往的落地經驗,以下三類產品的員工認可度較高,當然認可度也需要同每家公司的實際情況相匹配:
若重大疾病發生率較高,可考慮重大疾病保障。
若員工群體平均年齡較小,可考慮父母癌癥保障或綜合關愛保障。
若發生過高醫療費用大病案件,可考慮高保額醫療保障。
若員工亞健康狀況普遍,可考慮著重增加健康管理類保障產品。
三組產品分別對應的需求背景如下:
1.終身重大疾病保險
產品背景及需求痛點:
? 由于診斷技術的進步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重大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
? 對于較為危重的重大疾病,治療費用昂貴,公司團體福利中提供的保額相對有限,自購產品可進行保額疊加和補充。
? 公司團體福利以員工在職為前提,若有離職或退休的情況,重大疾病保障處于風險敞口中。
2.父母癌癥保險
產品背景及需求痛點:
? 癌癥發病率隨年齡上升,50歲之后大幅增加。
? 在風險增加的同時,高年齡群體在個人保險市場上面臨投保困境。
投保年齡限制:部分產品投保年齡上限為60歲
無法單獨投保:部分產品需要綁定成年子女購買,保費過高
個體核保嚴格:大部分產品個體核保非常嚴格,對于既往疾?。òǔR娐约膊。┍U嫌兄T多限制
3.高保額(“百萬”)醫療保險
產品背景及需求痛點:
? 由于我國的醫保頂層架構設計,若發生重大健康風險,社保和大部分企業提供的補充醫療賠付后,個人仍需承擔大量醫療費用支出(醫保丙類自費費用及超過醫保封頂線以上費用)
? 經過市場產品創新實踐,在設置一定免賠付(如設置1萬,發生費用在1萬元以下保險公司不賠付)的情況下,可以繳納較少的保費,享受百萬甚至以上的保額,充分利用保險的杠桿放大效應,分散可能的未知風險。
為滿足企業客戶及員工不斷變化的新需求,優化投保環節,提高員工對自購保險的體驗度,美世將員工團體自購保險服務類訴求轉化為互聯網模式,整合保險供應商、健康管理供應商等資源,自主開發和引進了滿足企業客戶和員工需求的專屬保障方案。通過線上員工彈性福利平臺和個人保險銷售平臺,將企業用戶、企業員工和供應商鏈接起來,打造出多元化和開放性的員工福利保障生態圈。
03
做好后勤
作為員工自購保險方案的組織者,企業HR在前期根據員工需求和特點選定保險方案后,需要著手準備項目落地相關工作,主要跟進以下事項即可輕松完成。
1)投保材料
不同的產品或保險供應商,對員工自購保險所需的投保材料有區別。通常需要企業HR配合提供企業投保確認材料。
2)員工溝通
按照公司的員工溝通慣例,通過多種溝通方式宣傳員工自購保險的保障內容、投保須知、理賠服務等內容。
? 你的員工福利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難與挑戰?
? 2020年員工福利管理將有哪些新的趨勢?
? 如何通過了解福利的本質和演變歷程,來充分釋放福利真正的“內在潛力”?
? 如何通過制定合理的福利戰略,讓員工福利對“人才吸引與保留”產生實效?
? 更進一步挖掘福利的長效作用,打造具有“有效性、互動性、生態型”的未來福利?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