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別再用90年代的員工福利體系了!趕緊來更新
2017-09-27 16:30
如今很多企業在員工福利方面都存在著“長期化、固定化”的問題。長期化是指企業在制定了一套福利體系后便很少改動,不隨著企業發展變化來改動;固定化是指福利內容一直停留在比較早期和基礎的層面上,不隨著員工需求的提升和社會發展形勢變化。福利體系無任何彈性可言,問題自然就會越積越多。
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福利PLUS有3點建議:
第一,在福利內容上體現出因人而異的多樣性,為不同員工提供不同的福利組合。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析理論,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5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5類。企業員工是相互獨立的個體,在很多需求上是各不相同的,企業應該通過各種途徑調查清楚員工的福利,按照他們的崗位及績效,給予相對應的福利。
第二,福利要體現出企業文化的特點,為企業需要鼓勵的人才分配更多的福利,使人才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文化是企業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的而樹立形成的,被組織成員認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認知,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主張,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行為。企業的福利與企業文化保持一致,可以體現企業的價值導向。企業實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福利措施,也更能對癥下藥解決自身遇到的福利問題,讓員工更有福利歸屬感。
第三,福利政策要體現出企業的價值導向,即員工創造的價值越多,享受的福利應越多。很多福利制度雖然初衷很好,但是實施過程中出現失誤,使得好待遇養“懶人”,最大的原因在于其沒有一套很好的績效體系。所以,好的福利政策需要體現勞動差別的績效體系的調和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
建立福利體系的好處
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引起人的積極性行為形成規律的心理機制為:需要→動機→行為→目標。人們追求的需要層次越高,目標越明確,動機越強烈,其行為的內在動力也就越大,因而其工作積極性也就越高漲、越持久。更加完善的福利體系,越能滿足員工更高層次的需要,包括心理需要和物質需要,也就更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穩定性。
可以提高企業在員工和其他企業心目中的地位。人們都存在對比的心理,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通過努力能夠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東西,福利也一樣,如果企業的福利做得比其他企業好,對公司內部員工而言,是一種自豪,對公司外部的人員而言,則是學習和贊賞的對象。
企業福利體系涉及到公司的每一個員工的利益,企業領導應高度重視,關注員工需求,關注企業發展動態,緊抓細節,放長線釣大魚才是企業福利體系設計的根本。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