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企業福利平臺:“三胎”政策對企業是壓力,亦或是動力?
2022-01-12 17:41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孩子的政策和支持措施。由于企業福利成本的增加,一些人力資源部可能會認為這會給企業福利帶來更大的壓力。是壓力還是動力?這也取決于企業如何理解國家的開放生育政策。
企業如何變被動為主動,化壓力為動力?
眾所周知,從早孕到哺乳結束,女員工可以享受很多企業福利,包括國家規定的產假、產假、哺乳假,以及企業提供的生育津貼,適當降低工作強度,更不用說一些企業會獎勵員工生育了。
就工作本身而言,如果公司內部有婦女懷孕,公司內部的其他員工必然會重新分配工作量,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其他員工的不理解,影響企業的效益。但這不是每個企業都應該正常面對的問題嗎?當然,社會上也有一些害群之馬。為了避免女性員工生育帶來的問題,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操作。這種做法不僅妨礙了公民生育自由的權利,而且與企業福利背道而馳,不利于企業保留人才和正常發展。
雖然員工的生育能力可能會影響企業的工作和績效。然而,就企業和社會的長期發展而言,只有員工穩定家庭建設,才能有利于員工的發展,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這是企業對員工的投資。就像企業福利一樣,雖然這是一種回報,但也可以說是一種投資,一種吸引和保留人才,幫助人才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的投資。
三個孩子的開放可能會在短期或表面上增加企業的福利預算,但高質量的企業并不局限于一些預算,而是從長遠來看探索機會。例如,一些企業將引入一些生育激勵機制。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成本也是可控的,畢竟,員工不僅會因為獲得企業的獎勵而生育。
從員工的角度來看,這種福利機制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和員工的粘性,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穩定的動力。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國家出臺的三個孩子政策無非是為了應對日益暴露的老齡化問題。企業的這一舉措不僅滿足了現實社會的需要,也為未來社會提供了發展空間和動力。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鼓勵員工多生多育。畢竟,在鼓勵員工生育的同時,企業也將面臨效益和成本風險。因此,建議企業在可以調整自身人力財力的情況下,使企業福利符合國家號召,化壓力為動力,為企業、員工和社會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