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企業福利平臺:平庸的企業一直在發現員工的“壞處”
2022-02-18 17:27
平庸的企業一直在發現員工的缺點,優秀的企業總能發現員工的好處。優秀的管理者總是從自己做起,把員工當作新鮮的人,而不僅僅是取得冷淡的成績。
前段時間,外賣騎手送貨時間靈活減負的話題沖上熱搜。輿論矛頭指向美團和餓了么兩家平臺公司的系統和算法。在系統的壓力下,外賣騎手受到送貨時間不合理的困擾。規劃路線包括逆行、加班、高額罰款等諸多問題。在強大的數據算法測試下,外賣兄弟認為加班率比生活更重要,這一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也呼吁外賣平臺:不要把騎手當成機器,而是當成人,做出改變。對此,企業也迅速做出了積極回應:給騎手留出8分鐘的靈活時間,改進騎手獎勵模式,關心騎手和家人。
雖然這個操作太晚了,但它終于走上了混亂的道路。評論區一個接一個地鼓掌,認為這種管理是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公式: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績效管理。其邏輯是績效管理是企業的核心管理體系。事實上,許多企業很容易忽視:績效管理=人性化管理。
1.考核指標設置≠壓榨員工的最嚴算法
朋友靜靜跟我吐槽,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經歷了一次特殊的考核洗禮,對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
每20分鐘對著電腦截屏或錄屏,記錄在各項任務上的時間;
每日填寫工作日志,必須提供微信、郵件、電話等截圖記錄;
每日小報,每周大報,各種表格拍照,數據截圖,材料說明...
稍有不慎通報批評。
如此嚴厲,令人抓狂。
由于算法時代,原本充滿斗志的她,放棄了升職的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離職。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管理者不斷追求效率的優化,很容易陷入最嚴格算法就是標準的誤區。
例如,根據最嚴格的算法,外賣平臺要求騎手的加班率不得高于3%。這些數據是機械化的,不考慮地理位置、天氣、交通等外部因素,顯然不適合作為評估指標。
數據是冷的,而人是新鮮的。
2.績效管理要輕考核、重改進
小王曾在一家上市公司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公司每年發放年終獎金,根據年度績效考核結果發放,要求各部門嚴格按照活力曲線強制分配。
在這個時候,你會看到一些諷刺的畫面:
雨露均沾,輪流坐莊,對于不合格的C區,今年是你。明年來找我;
利益最大化,將即將離職或正在辦理離職的人放入C區;
匿名投票,或抽簽,誰倒霉誰背C;
……
許多管理者在評估評分和獎金分配方面,試圖利用規則漏洞,甚至將其視為與人力資源斗爭的游戲,這也是績效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
而優秀的企業績效管理恰恰是輕考核、重改進。
他們以績效管理為管理工具,通過與員工溝通和面試,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發現差距,根據組織發展和個人成長需要制定改進計劃。
他們更愿意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改進上,追求成果,而不是職場游戲。
3.如何提高績效?
1.胖東來:關愛員工,視人為人。
胖東來百貨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許昌市,是一家普通的零售超市企業,創造了許多行業傳奇,被外界稱為百貨公司海底撈。
在996.007這些流行詞出現之前,胖東來在績效管理上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帶薪年假40天,強制執行,不聽話加班,還要罰款;
設立委屈獎,注重員工心理健康;
設置民主評價,讓員工參與管理者的考核;
在評估中發現員工的問題不是責怪和懲罰,而是告訴客戶:員工還年輕,專業技能不熟練,請多理解,以減輕員工的思想壓力。
……
優秀的企業不是規章制度有多完善,也不是政策和方法有多聰明。他們的共同特點是:
在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中,都體現了對員工的關懷,沒有過度的擠壓,沒有無故的懲罰。
在績效管理中,不僅要考慮企業的目標,還要關注和滿足員工的需求,有效整合兩者,促進企業的高績效實現。
2.德魯克:管理者的本質是幫助下屬成功。
在日常工作中,說到績效管理,很多員工首先想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批評、處罰、扣工資,這顯然是企業績效負激勵的后遺癥。
人不是圣賢,誰能無過。面對員工績效不達標,批評和處罰是最粗暴、最低效的做法。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管理者的本質貢獻是幫助下屬成功。
面對員工的問題和差距,管理者應該多思考如何讓員工有自發學習的動機,告訴員工什么是對的,而不是指出錯誤。
全球500強IBM公司將績效指導貫穿整個考核周期;
他們明確要求管理者與員工進行正式面試,回顧績效實現,討論存在的問題,必要時修改績效目標。
這種做法使企業的績效管理充滿活力和活力,使員工能夠快樂地享受績效指導帶來的成長快樂。
3.用時間換空間:將肯定與鼓勵貫穿日常工作。
美國心理學家維克托·弗魯姆曾提出期望理論,即個人行為傾向的強度取決于個人對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結果的期望。
就工作本身而言,員工最期待的是獲得成就感。認可和肯定,甚至是一點鼓勵,都可以成為其發展的動力。
管理者應充分利用績效反饋與員工互動,培養員工的自信,或贏得心的最佳方式,一舉兩得。
在面試反饋環節,管理者可以采用三明治法進行溝通,首先肯定員工的工作,然后指出問題,提出改進計劃,鼓勵給予光明的未來。
把肯定和鼓勵貫穿于日常工作中,讓員工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用時間換成成長的空間,讓員工親身體驗組織的力量和成長的快樂,讓他們有奮斗的意愿。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