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個稅測算方法有哪些
2022-08-16 16:05
一、個稅測算方法有哪些
1、對個稅交納計算的方式:應納稅額=月度收益-5000元(免征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規明確的其他扣減;
2、工資稅=應納稅額×工資稅稅款;
3、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有:孩子教育、繼續再教育、大病醫保、住房貸款利率、住房租金、贍養父母;
4、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總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及其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規明確的其他扣減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總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一次總收入額為應納稅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費用以及損害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一次收益不得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扣減百分之二十費用,其額度為應納稅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出讓財產的總收入額扣減資產原值和有效花費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六)貸款利息、股利分配、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一次總收入額為應納稅額。
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益扣減百分之二十費用后的余額為總收入額。稿酬所得的總收入額減征百分之七十測算。
自己把它所得的對教育、精準脫貧、助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開展捐助,捐助額未超過經營者申報的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的那一部分,能夠以其應納稅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助推行全額的抵扣的,從其規定。
此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主要包括居民個人依照國家規定范圍和規范繳納的養老保險金、社會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金等社會保險金和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含孩子教育、繼續再教育、大病醫保、住房貸款利率或是住房租金、贍養等開支,實際范疇、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明確,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理備案。
二、個稅課稅對象
1、法律規定目標;
2、在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是中國境內定居有一定的得的人,及其不中國境內定居而從我國境內獲得所得的本人,包含國內中國公民,在中國獲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們;
3、住戶納稅義務人;
4、在中國境內有居所,或是無居所但在地區定居滿1年本人,是住戶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盡納稅時間,即從總體上中國境內和海外取得的所得的,依規繳納個人所得稅;
5、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6、中國境內無住處也不定居或是無居所但在地區定居不滿一年的本人,是是非非住戶納稅義務人,擔負比較有限納稅時間,僅從總體上從我國境內取得的所得的,依規繳納個人所得稅;
7、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既包括住戶納稅義務人,也包含非居民納稅義務人。住戶納稅義務人承擔徹底繳稅的義務,務必從總體上來自我國境內、境外的所有所得的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從總體上來自我國境內的所得的,繳納個人所得稅;
8、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該國中國公民、定居在本國境內的個人所得的和境外個人來自本國的所得的征收的一種企業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總收入中占比較大比例,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總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及其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規明確的其他扣減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我希望未盡事宜能對你有所幫助,假如你還有其他的難題能夠點擊進入按鍵資詢,或者到資詢知名律師。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