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年終獎金“逐漸修復”企業用“假日年終獎金”替代現錢
2022-07-21 16:40
“取得年終獎金了沒有?”過去了元旦節、鄰近新春佳節,在今年的年終獎金是“餐具”或是“洗具”,變成上班族強烈反響的話題討論。據統計,在今年的年終獎金總體水準或小于上年,有公司乃至用假期等方法來抵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居然是一個月假日
和過去實實在在的獎勵金不同的是,在今年的許多企業悄悄地時興起了“非資產獎賞”。
“我自己的年終獎金竟然是一個月的帶薪假期!”在某知名論壇上,一位網友說,他所處的企業用假日替代年終獎金。在某外企工作的龔女性也告知新聞記者,上年企業沒有發年終獎金,現在比上年“發展”了,給了她10天假日,做為“假日年終獎金”。
小編在訪談中看到,在今年的年終獎金的派發方法五花八門,除開優惠券、提貨券以外,有一些企業還要國外學習培訓配額、會獎旅游等,來替代現錢年終獎金。
一部分不符合于“非資產獎賞”年終獎金的員工,迫不得已和老總互斗,追款年終獎金。網民“black”就發帖子出新招,老板不發年終獎金,他也不續簽,最終老總不但派發年終獎金,還積極上漲了薪水。還有一些員工則在辦公桌上懸架劉嘉玲的宣傳海報,因為“佳欣”和“漲薪”楷音,為此向企業傳出無音的規定。
年終獎金整體或小于上年
2008年爆發的經濟危機,讓好多人上年沒緣年終獎金,而在今年的好多人仍然無法如愿以償。一著名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近日關鍵對于外資企業年終獎金進行了調研,基本數據顯示,盡管在今年的經濟環境好轉,但企業年終獎的總體水平乃至略微小于上年。
“老總盯緊說金融風暴沒過去,發不出年終獎金。”在某廣告傳媒公司工作中的Lisa告知新聞記者。
boss直聘頂尖初入職場咨詢顧問馮麗娟表明,在近日對一部分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就年終獎金開展的數據調查報告,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非常少有提升年終獎金的準備,而才從金融風暴中修復的公司,對經濟環境也有猶豫心態,在年終獎金上也是“逐漸修復”,以確保現金流安全性。
除此之外,有些企業盡管派發年終獎金,但是卻玩起了拖時間的戰略。“大家年終獎金要4月份才發。”有網民在論談上埋怨。新聞記者掌握到,在許多外資企業、外資企業,獎金的派發時間都延遲到3、4月份,最遲的乃至要等待7月份再派發,讓年終獎金變成“空白支票”。
專家觀點
年終獎金變假日或放年之后,是不是有效?
上海一勞動合同法權威專家表明,年終獎金在中國的有關法律規定中,并沒強制性的要求,例如公司是不是一定要發、理應派發的金額,都無法律規定。那也是薪水和年終獎金中間的區別。不過假如依據公司的要求或是勞動合同書、團體合同規定年終獎金是工資性收入固定不動的構成部分,則年終獎金實際上就相當于工資了,公司就有發的責任。相反有關部門根本無法強制性開展干涉。
雖然并不是強制性的要求,但年末派發獎勵金,能夠激勵員工斗志,都是公司前景的一種證實。專業人士表明,“非資產獎賞”假如無法得到員工的認同,那樣極有可能使一部分員工對公司失去信心,挑選換工作,相對于公司而言,可以說因小失大。
假如員工在公司發獎金前換工作,能否追要上一年度的年終獎金呢?對于此事,上海勞動法權威專家陸胤表明,倘若公司并沒有和員工承諾發年終獎金,則若因公司效益不好等緣故,并沒有派發年終獎金,換工作員工和在職人員員工一樣,都沒法奢求。但是要是公司給在職人員員工派發了年終獎金,換工作員工盡管辭職,但以往一年中也是有工作績效考核,應當也全給。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