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病事假期內薪水福利工資待遇現行政策
2021-05-14 15:52
黑龍江下達了有關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病事假期內薪水福利工資待遇相關難題的通告。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病事假期內薪水福利現行政策是病事假2個月之內,標準工資等全額的發;經評定工作能力工作中卻滿一年休假,按解雇或辭退解決;病事假期內“做生意”,停收一切薪水福利工資待遇。為您一一詳細介紹。
有關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病事假期內薪水福利工資待遇相關難題的通告
黑種人社發〔2014〕27號
各市區(地)、縣(市)人力資源局勞動保障局,省直各企業人事部門(黨員干部)處,省農墾總局人力資源局勞動保障局、省森工總局人力資源局:
1981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病假期間生活待遇的規定》(國發〔1981〕52號),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指示精神,原省人事廳下達了《關于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病假問題的有關規定》(黑種人辦字〔1998〕131號),對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病事假期內薪水福利工資待遇難題作了明文規定。近些年,伴隨著我國和我國薪水現行政策持續調節,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中人員工資構造發生了很大轉變,為進一步標準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管理方法,經科學研究,現就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病事假期內薪水福利工資待遇相關難題通告以下:
一、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病事假期內薪水福利現行政策
(一)病事假在兩個月之內的,標準工資(行政機關為職務工資、級別工資、警銜津貼,機關事業單位為薪級工資、薪級工資、文化教育和環境衛生提升 10%一部分、幼兒教育院校特殊教育補貼)和津貼補貼(工作中性補貼、日常生活性補助,某些縣市機關事業單位津貼補貼仍為崗位補貼、績效獎金)等福利性補助全額的計發。
(二)病事假超出兩個月不滿意6個月的,從第三個月起,參加工作時間不滿意十年的,標準工資按90%計發,日常生活性補助全額的計發,工作中性補貼按50%計發,未推行工作中性補貼與生活性補助的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補貼按80%計發,績效獎金按50%計發;參加工作時間滿十年的,標準工資與生活性補助全額的計發,工作中性補貼按50%計發,未推行工作中性補貼與生活性補助的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補貼按80%計發,績效獎金按50%計發。
(三)病事假超出6個月的,從第七個月起,參加工作時間不滿意十年的,標準工資按70%計發,日常生活性補助全額的計發,工作中性補貼停收,未推行工作中性補貼與生活性補助的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補貼按60%計發,績效獎金停收;參加工作時間滿十年的,標準工資按80%計發,日常生活性補助全額的計發,工作中性補貼停收,未推行工作中性補貼與生活性補助的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補貼按60%計發,績效獎金停收。本年度內總計病事假超出6個月的,年終考核不可以鑒定合格(或達標)及之上級別,年尾一次性獎金停收。
二、別的相關現行政策
(一)因病請假持續兩個月或一年內總計6個月,且不可以恢復工作的,需經本地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醫務工作工作能力評定聯合會評定,并依據評定狀況作以下解決:
1、經醫務工作工作能力評定,能堅持不懈一切正常工作中,但自己休假的,從第三個月或第七個月起,停收薪水和福利工資待遇;滿一年仍休假的,按解雇或消除聘請解決。
2、經醫務工作工作能力評定,確屬徹底缺失專業能力的,須按有關要求辦理退休(職)辦理手續。
3、經醫務工作工作能力評定,因病不可以恢復工作,沒有徹底缺失專業能力的,可再次休病事假;從評定之日測算,滿一年再開展評定,經2次評定均做到絕大多數缺失專業能力且不可以恢復工作的,一般應辦理退休(職)辦理手續。
(二)工作員病休做到要求期限,不按要求參與本地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醫務工作工作能力評定的,不會再享有病假工資工資待遇,按曠職解決。
(三)病事假工作人員病愈后兩個月內可以堅持不懈一切正常工作中,之后再休病事假的,其病事假時間再次測算;兩個月內不可以堅持不懈一切正常工作中,且又休病事假的,應將恢復工作前后左右的病事假時間持續測算。
(四)實習期(實習期、嫻熟期)工作員在使用期內,病事假總計超出兩個月的,相對應地推遲職稱評定。
三、有關規定
(一)行政機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員不可以病事假為由長期性擅自離崗,不可在病事假期內從業有經濟發展收益的主題活動。不然,終止病事假期內一切薪水福利工資待遇。
(二)執行績效考核工資、休假期及周期性生產制造機關事業單位,員工病事假期內薪水及津貼補貼按各企業制訂的考評分派方法實行。
(三)各企業應不斷完善休假制度,嚴苛請銷假辦理手續,立即到地市政府人社廳單位申請辦理病假工資工資待遇審核。對未按照規定申請辦理病假工資辦理手續的,將視狀況追責企業領導干部及有關工作員義務。
(四)本通告自下達之日起實行,別的沒有盡到事宜按我國和我國政策要求申請辦理。將來,我國若有新要求,按新要求實行。
黑龍江人力資源局社保廳
2014年7月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