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欠薪辭職了還能要賠付嗎?
2022-01-21 16:08
一、欠薪辭職了還能要賠付嗎?
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本人辭職后公司單位托欠員工薪水的,員工可以根據勞動仲裁等方法討要薪水,可以讓公司單位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條要求:我國采用多種對策,推動勞動監察,發展趨勢高等職業教育,制訂工作規范,調整社會發展收益,健全社保,融洽勞務關系,明顯提高員工的生活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要求:公司單位與員工產生關于勞動仲裁,被告方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申請辦理協商、訴訟、提出訴訟,還可以商議處理。
協商標準適用訴訟和民事訴訟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一條要求:公司單位有以下損害員工合法權利情況之一的,由工作行政機關勒令付款員工的薪水酬勞、經濟補償金,并可以勒令付款賠償費:
(一)亂扣或 無端托欠員工薪水的;
(二)拒不付款員工增加運行時間薪水酬勞的;
(三)小于本地最低工資付款員工薪水的;
(四)終止勞動合同后,未按照此方法要求給與員工經濟補償金的。
二、托欠多少天歸屬于欠薪
《勞動法》第五十條要求,薪水理應以現金方式按月付款給員工自己。不可亂扣或 無端托欠員工的薪水。公司單位通常在下一個月付款上一個月的薪水,這也是容許的,例如5月的薪水在6月付款,假如拖過6月就違背50條明文規定了。
薪水理應按工作合同約定的日期付款,清除不可抗拒因素,未因運營艱難與公會商議臨時推遲付款,公司單位當月薪水未能下月派發的,是無端欠薪的情況。
員工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追償:
1、向勞動監察舉報;
2、申請辦理勞動爭議仲裁;
3、有借條可以向法院申請支付令。
綜合性上邊所講的,欠薪無論員工還在職人員或是是已辭職全是可以規定賠付的,但這必須與企業開展商議,假如商議不太好的就可以走法律法規的步驟,但前提條件一定要多搜集有關的直接證據,僅有直接證據齊備自身的利益才可以較快的遭受維護。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