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員工福利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力?
2017-09-24 16:30
員工福利不僅能夠增強企業向心力,降低人才成本,而且尤其能夠提高企業的行業競爭力。建立一個完善的福利制度,可以很好地管理企業人力資源,從而實現企業做大做強的目標,進一步擴大企業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所以,做好員工福利,對企業福利競爭力猶如“錦上添花”。
一、目前企業實施員工福利的現狀
目前,員工福利在大多數企業管理當中,處于相當的薄弱位置,一般只占到員工年度工資總額的 5%——10%。而,企業實施的員工福利,都是國家強制性規定的福利,如:五險、法定節假日等等,非強制性規定的福利所占比例非常的低,有些企業甚至都沒有設置。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狀,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企業在員工福利設計方面還存在著一些誤區。
1.追求“普惠性原則”,放棄“個性化需求”,從而缺乏激勵性。
很多企業在設計福利時,都會有平均化傾向,企業福利往往被當成普惠性的,不和績效相掛鉤,因此,員工漸漸地就會認為福利是企業付出的一部分薪酬,是企業應該做的,所以就不能感受到企業的關懷,進而導致企業福利的成本攀升,而根本無法實現福利原應有的激勵作用。同時,每一個員工都享受相同的福利待遇,毫無差別,根本談不上激勵。
這樣,就既使企業的成本增加了,又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毫無作用。
2.福利項目在設計上比較單一,從而忽視了員工的不同需求。
目前企業實施的福利制度,往往由企業單方面進行制定,企業提供了怎樣的福利,企業的員工就只能接受怎樣的福利,由企業完全決定福利項目,員工基本沒有參與。
選擇這種模式,雖然能使計劃符合企業利益、制定過程簡化、決策效率提高,但因為沒有員工參與,員工根本無法表達自己意愿。員工的文化層次、年齡結構、收入層次的不同,對福利的要求也肯定不同,所以由這樣設計的福利項目很有可能和員工需求不符,從而引起了員工對企業管理的不滿,就降低了工作積極性。
如此,企業雖然付出了大量成本,但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3.無視員工福利,從而激化矛盾。
許多企業,除了給予國家法定的福利之外,對補充福利根本不積極,執行法定福利時也是能省就省,員工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證。尤其是一些制造企業,因為不重視員工的福利,在出現矛盾后往往也不負責任,從而直接損害了員工的利益,使得矛盾不斷激化,導致員工對企業失去信心。
二、員工福利的新風向——彈性福利
彈性福利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福利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已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目前,彈性福利(福利PLUS:www.39c3.com)已經凸顯出十分明顯的優勢,并迅速被接受,并能通過十分有效的激勵方法或者措施,從而使被激勵者能夠向激勵者的期望努力,最終實現雙方互利。實施彈性福利計劃,優點十分顯著。
1.因為每個員工情況都不相同,所以他們的需求往往也不相同。比如,對年輕員工來說,他們可能更喜歡直接用貨幣來支付福利;而對于有孩子的員工來說,他們往往希望能夠提供照顧兒童方面的福利津貼;而對于年齡大的員工,則往往尤其關注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而彈性福利之實施,就恰好能充分考慮了每個員工的不同需求,根據每個人自己的需求從而選擇自己需要的福利項目。
如此,就能滿足不同員工之不同需求,進而提高企業福利的適應性,而這也是彈性福利計劃的最大優點。其次,由員工自行選擇所需要的福利項目,企業就可以不再提供那些員工不需要的福利,這有助于節約福利成本。
2.實施這種模式,常常能給出每一員工的福利限額還有每一項福利之具體金額,這樣,就能夠使得員工更注意自己選擇,對福利成本的控制十分有利,與此同時,還能使每個員工切實感覺企業給自己帶來了福利。
彈性福利計劃,一方面能夠有效控制企業的福利成本,另一方面又能照顧到員工對企業福利項目個性化的需求,應該說,這是一個互利雙贏的管理模式。也正是因為這樣,彈性福利的制度正被更多企業廣泛關注與采納。
企業實施彈性福利制度時,應征求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一定要十分正視福利制度問題,順應時代的潮流,采用彈性福利制度,切實提升企業福利的競爭力,進而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給企業和員工帶來雙贏。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