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別讓企業員工體檢淪為走過場的“符號”
2021-01-18 14:28
隨著年底體檢高峰期的到來,記者采訪發現,用人單位員工體檢已經成為普遍趨勢,但在體檢組織資質、查看標準和企業履行規則上有較大差異——員工體檢,是福利還是符號?
讓員工享用體檢福利,是對勞資雙方都有利的好事。正如專家表明,可以表現企業對員工的人性關心,提升員工的生產效率,對企業和員工是雙贏。現在,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愿意為員工提供體檢福利,有的已將其作為用人單位的標配,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員工體檢作為一項員工福利,并無法令強制性規則。依據現行的法令,除了一些特別工種和集體須定期組織體檢,對其他員工體檢并沒有強制性規則,而是通過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或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來確認。因而,用人單位對員工體檢的組織具有較大的自主性。比如,在體檢目標與時間組織上,有的將體檢與運營狀況、職位、工齡掛鉤,有的一年組織一次,有的兩年組織一次;在體檢組織挑選上,有的讓員工自行挑選,有的是單位事前確認;在體檢套餐挑選上,往往是組織團檢里檔位最低的。如此,無疑讓員工體檢淪為走過場的“符號”。
《2019健康管理藍皮書》顯現,2018年我國健康體檢人次達到億,占全部人口的42%。而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有70%以上的人群每年都會進行至少一次健康體檢。另有數據顯現,截至2018年底,全國累計報告職業病例,超過2億勞動者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提出,今后一段時期職業健康保護舉動的具體措施:強化政府監管職責,催促用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提升職業健康工作水平。
從這個意義上說,定期組織員工體檢,別讓員工體檢淪為走過場的“符號”,對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在于用人單位,一方面要進一步提升思想認識,真正把員工體檢作為企業福利的標配。雖說此舉會加大企業本錢,但獲得的效益會更大,企業要算清這筆賬。另一方面要把好事辦好,既不能簡略把體檢與運營狀況、職位、工齡掛鉤,一起要盡量挑選服務質量好的體檢組織,讓員工得到更好的服務、更全面的關懷。
對職能部門來說,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讓員工體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將員工的健康體檢歸入醫保,作為一項普惠式社會福利,將“福利”變為“權益”。與此同時,加強對體檢商場的標準與監管,真正讓企業和員工滿意。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