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工傷事故賠償計算方式
2022-09-29 15:46
工傷事故賠償計算方式
一、工傷事故賠償受害者未身亡的情況
1、醫療費用
醫療費用=診治額度 藥物額度 住院治療服務項目額度
恢復性醫藥費=醫療費用=診治額度 藥物額度 住院治療服務項目額度
標準:合乎工傷險診療項目、工傷險國家醫保目錄、工傷險住院治療服務標準。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享有恢復性醫藥費待遇的標準:到簽署服務合同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展康復訓練。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2、住院治療伙食補助
住院治療伙食補助=員工因公出差伙食補助規范×總數×日數×70%
付款義務:工傷職工所屬單位。
3、交通食宿費
交通食宿費=差旅費 住宿費用 餐費=員工因公出差差旅費規范×來回頻次 員工因公出差住宿費標準×日數 員工因公出差餐費規范×日數
享有標準:經定點醫療機構開具證明,報社保經辦機構允許,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之外就診。
付款義務:工傷職工所屬單位。
4、輔助器具費
輔助器具費=配備規范×器材總數
標準:由工傷醫療組織提意見,經勞動能力簽署聯合會確定必須輔助器具。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法律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北京市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38條
5、停工留薪期內薪水福利及陪護費
停工留薪期內薪水福利=員工原先薪水福利工資待遇
付款方式:按月付款。
付款限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勢比較嚴重或情況特殊能延長,增加限期不得超過12個月,即最多也不得超過24個月。
付款義務:工傷職工所屬單位。
停工留薪期里的陪護費,需要繳納,但未有明確規定按什么規范來計算。
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1條規定解決:陪護費依據醫護人員收入情況和護理總數、養護限期明確。
醫護人員有收入,參考誤工費的相關規定測算;醫護人員沒收入或是聘請護理員的,參考本地護理員從業同樣等級護理的勞務報酬所得規范測算。醫護人員正常情況下為一人,但定點醫療機構或是鑒定中心有清晰意見的,可以參考明確醫護人員總數。
保養限期應測算至受害者修復自理能力時止。受害者因傷殘不可以修復自理能力的,能夠按照其年紀、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明確有效護理限期,但一般不超過二十年。
付款義務:工傷職工所屬單位。
6、生活護理費
⑴日常生活徹底不能自理的現象
生活護理費=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50%
⑵日常生活絕大多數不能自理的現象
生活護理費=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40%
⑶日常生活一部分不能自理的現象
生活護理費=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30%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7、傷殘補助金
傷殘補助金=自己月薪水×月數
一級:24個月;二級:22個月;三級:20個月;四級:18個月;五級:16個月;六級:14個月;七級:12個月;八級:10個月;九級:8個月;十級:6個月。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法律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第36條、第37條。
8、傷殘津貼
傷殘津貼=自己月薪水×百分比
自己月薪水:實務中一般按定殘前十二個月平均月工資核算。(無明確規定)
一級至四級:一級:90%;二級:85%;三級:80%;四級:75%。
傷殘津貼具體額度小于本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充差值。
標準:從評殘后至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以前。退休之后享有基本上養老保險待遇。基本上養老保險待遇小于傷殘津貼的,由公傷股票基金補充差值。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五級至六級:五級:70%;六級:60%。
傷殘津貼具體額度小于本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職工所屬單位補充差值。
標準:無法分配合理工作中。如可從事用人公司布置的適度工作中,則派發正常的薪水。
付款義務:工傷職工所屬單位。
9、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殘廢就業補助金(在北京市二項分類匯總)
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殘廢就業補助金=賠付數量×月數
賠付數量為:當地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
一級至四級不享受。由于一級至四級傷殘員工要保存勞務關系,撤出工作中工職位,享有傷殘津貼,因此是不存在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殘廢就業補助金問題。
五級至六級:五級30個月、6級25個月。
條件之一:①經工傷職工自己明確提出,員工與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
②用人公司根據《勞動法》第25條第(二)、(三)、(四)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③用人公司依規倒閉、散伙的。
付款義務:工傷職工所屬單位。
七級至十級:七級20個月,八級15個月,九級10個月,十級5個月。
條件之一:①勞動合同期滿停止;
②工傷職工自己明確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③用人公司根據《勞動法》第25條第(二)、(三)、(四)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④用人公司依規倒閉、散伙的。
付款義務:工傷職工所屬單位。
工傷職工距退休年齡規定超出5年(含5年)的,理應付款全額的的一次性工傷事故醫療補助金和殘廢就業補助金。不夠5年,每降低一年扣減全額的的20%,但最大扣除額不能超過全額的的90%。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或辦理退休的,不享受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殘廢就業補助金。
10、舊傷復發工資待遇
享有以上1、2、3、4、5待遇。
二、工傷事故賠償受害者身亡的情況
1、喪葬補助金
喪葬補助金=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6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法律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第39條
2、供養親屬慰問金
另一半每月慰問金=工亡員工自己月薪水×40%
孤老另一半每月慰問金=工亡員工自己月薪水×(40% 10%)
別的家屬每月慰問金=工亡員工自己月薪水×30%
別的孤老家屬每月慰問金=工亡員工自己月薪水×(30% 10%)
之上配偶及別的家屬所得的慰問金總和不可超出工亡員工自己生前的薪水。
供養親屬的范疇:另一半、兒女、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妹。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48~60個月)
北京市的以乘于48個月為基準。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4、停工留薪期內部原因工傷事故致死工資待遇
停工留薪期內部原因工傷事故致死,只享有喪葬補助金,規范如以上1計算方法。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5、一級至四級傷殘員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身亡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員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身亡享有以上1、2上述工資待遇。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三、受害者因工出事故而失蹤的情況
從安全事故當月起3個月內薪水照發。
付款義務:工傷職工所屬單位。
在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受供養親屬享有慰問金,工資待遇規范如上述情況二?2方法測算。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受害者被公安機關宣告失蹤的,按上述情況二1、2、3項目及方法測算。
付款義務:工傷保險基金
四、涉及到工傷事故賠償計算方式,再度因工受傷待遇
工傷職工再度因工受傷的,按上述情況相關新項目的形式測算。
五、尤其常見問題
假如用人公司應參與而沒有參加工傷險的,之上相關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