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廉江市紀委2009年12月31日頒發《關于嚴禁黨員干部利用婚喪喜慶大操大辦借機斂財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操辦范圍,副股級以上干部擺宴席超過10桌,或利用婚喪喜慶之機斂財的,一律先免職后查處。婚慶事宜須提前3天以上,喪事須提前1天以上申報。
廉江市紀委出臺規定規范黨員干部紅白喜事操辦,對宴請規模進行量化,初衷值得肯定。在規定出臺初期,殺雞儆猴,抓幾個操辦典型或許不難。難的是如何鞏固整治效果,真正杜絕官員大操大辦。
但是,把話說回來,紀委工作人員畢竟人手有限,一座城市的副股級以上干部多如牛毛,要全面監督他們的紅白喜事,紀委工作人員縱有三頭六臂,恐怕也忙不過來。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紀委規定宴席不超過10桌,官員家的紅白喜事完全可以“借鑒”化整為零的游擊戰術,把聲勢浩大的宴席分解到若干天來完成,比如連續多天在不同的地點擺宴席,宴請不同的人。只要動靜不大,每次宴席總數沒有超過10桌,就不會闖政策紅燈。
事實上,對于一些手握重權的官員來說,婚喪嫁娶不過是斂財的一個道具而已,哪怕不擺酒席,或者擺少數幾桌酒席,仍然存在斂財甚至大肆斂財的可能。有求于這些官員的人只要有機會把錢送出去了,他們還在乎吃不吃得上酒席?如此看來,紀檢部門大張旗鼓整治官員操辦紅白喜事,發布酒席限桌令,只是鋸箭療法。除了給紀檢部門秀反腐倡廉政績提供平臺,多養幾個閑人外,對官員的婚喪嫁娶毛病并沒有多少實際約束力。
在我看來,要治療官員的“婚喪嫁娶綜合征”,限桌不如限權。關鍵要靠健全權力監督機制,落實問責制度。如果權力被關進了籠子,違規官員被扒掉官帽與飯碗,違法官員被追究法律責任。有關部門根本沒有必要像老師對待調皮學生那樣千囑咐、萬叮嚀,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臺中看不中用的規定。否則,即使有關部門的“緊箍”做得再多,如果戴不到“孫悟空”頭上,或者沒有人念咒語,恐怕難以起到實質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