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相關工傷賠償標準計算表實際信息是什么
2022-09-23 15:45
相關工傷賠償標準計算表實際信息是什么
1.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規范: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月付款傷殘津貼規范: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具體額度小于本地最低工資規定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充差值
2.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規范: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月付款傷殘津貼規范: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單位按規定向其交納應繳納的各類社會保險金。傷殘津貼具體額度小于本地最低工資規定的,由單位補充差值。
3.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規范: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4.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要求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到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慰問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供養親屬慰問金依照員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送給由因工死亡員工死前給予關鍵收入來源、無勞動能力的家屬。標準是:另一半每月40%,別的家屬每人每月30%,獨居老人或是遺孤每人每月在相關規范的前提下提升10%。核定各供養親屬的慰問金總和不可高過因工死亡員工生前的薪水。供養親屬具體的范疇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要求;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是上一年度全國各地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20倍。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中遭到事故傷害或是患職業危害必須暫停工作接納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薪水福利工資待遇不會改變,由所在單位按月付款。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勢比較嚴重或是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職業病鑒定聯合會確定,可以稍微增加,但增加不能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鑒定工傷等級后,不發原工資待遇,依照此章的相關規定享有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還需的治療,再次享有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無法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必須護理的,由所在單位承擔。
第三十四條工傷職工早已鑒定工傷等級并且經過職業病鑒定聯合會確定必須心理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付款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依照日常生活徹底不能自理、日常生活絕大多數不能自理或是日常生活一部分不能自理3種不同級別付款,其規范分別是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的50%、40%或是30%。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存勞務關系,撤出崗位,體驗下列工資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工傷等級付款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是: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付款傷殘津貼,標準是: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具體額度小于本地最低工資規定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充差值;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不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有基本上養老保險待遇。基本上養老保險待遇小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充差值。
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單位職工本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準,交納基本上醫保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體驗下列工資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工傷等級付款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是: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存與單位的勞務關系,由單位分配合理工作中。無法安排工作的,由單位按月發送給傷殘津貼,標準是: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單位按規定向其交納應繳納的各類社會保險金。傷殘津貼具體額度小于本地最低工資規定的,由單位補充差值。
經工傷職工自己明確提出,該員工能夠與單位消除或者終止勞務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付款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由單位付款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的規范由市、自治州、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求。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體驗下列工資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工傷等級付款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是: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工作、聘任合同到期停止,或是員工自己明確提出解除勞動、聘任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付款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由單位付款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的規范由市、自治州、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求。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要求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到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慰問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
(二)供養親屬慰問金依照員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送給由因工死亡員工死前給予關鍵收入來源、無勞動能力的家屬。標準是:另一半每月40%,別的家屬每人每月30%,獨居老人或是遺孤每人每月在相關規范的前提下提升10%。核定各供養親屬的慰問金總和不可高過因工死亡員工生前的薪水。供養親屬具體的范疇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要求;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是上一年度全國各地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20倍。
殘廢員工在停工留薪期內部原因工傷事故致死的,其直系親屬享用此條第一款規定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員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的死亡,其直系親屬能夠享受此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工資待遇。
以上是小編為您精心準備的相關法律知識,如果你也有難題,建議向資詢知名律師。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