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威海工傷賠償標準是啥
2022-08-31 16:14
威海工傷賠償標準是啥
主要規范如下所示
湖南執行《工傷保險條例》方法
第五章工傷保險賠償
第二十三條經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定性為工傷事故職工,其醫治工傷事故的醫療費、工傷康復費用及輔助器具配備花費按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支出。
職工因工作中遭到事故傷害或是患職業危害去治療,工傷鑒定前,醫療費由單位墊款;經依規定性為工傷事故的,墊款費用以及往后的醫療費由社保經辦機構枝定后往工傷保險基金付款。
員工住院工傷事故的伙食補助,還有經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社保經辦機構允許,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之外就診所需要的交通出行、住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醫保基金支付具體的規范按照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緞至四緞殘廢的,保存勞務關系,撤出崗位,享有《條例》第三十五條要求待遇。
第二十五條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有《條例》第三十六條要求待遇。
經工傷職工自己明確提出,能夠與單位消除或者終止勞務關系,不發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付款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由單位付款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停止工傷險關聯。
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具體的依據是:五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的依據是:五級傷殘為3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30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二十六條職工因工傷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依照《條例》第三十七條的相關規定,由工傷保險基金付款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工作(聘請)合同到期停止勞務關系,或是員工自己明確提出解除勞動(聘請)協議的,由工傷保險基金付款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由單位付款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停止工傷險關聯。
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具體的依據是:七級傷殘為15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實際依據是:七級傷殘為15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緞殘廢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緞殘廢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停止勞務關系或是解除勞動(聘請)合同時,工傷職工本人工資小于本統籌地區上一年度社平工資60%的,按本統籌地區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60%計算和付款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二十七條五級至十緞殘廢工傷職工自行與單位消除或者終止勞務關系,距退休年齡5年及以上(含5年)的,理應按照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的相關規定享有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殘廢就業補助金;不夠5年,每少一年扣減20%.但最大扣減額不能超過全額的的90%。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的,不享受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和殘廢就業補助金。
第二十八條員工固工身亡,其直系親屬享有《條例》第三十九條要求待遇。
用人公司理應于確定職工因工死亡后30日內,持死者的工亡認定證明和逝者家屬材料到社保經辦機構申請申請辦理工傷保險賠償。社保經辦機構理應在收到申請后15日內核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慰問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第二十九條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慰問金、日常生活護理費標準,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與行政機關依據社平工資和生活費轉變等狀況,與養老保險待遇同歩調節。
第三十條員工固工出門期內出事故或在搶險救援中失蹤的,安全事故當月起3個月內由單位照發薪水,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供養親屬按月付款供養親屬慰問金。生活有艱難的,能夠預借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員工再次發生的,供養親屬按月發放的供養親屬慰問金、預借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應當立即退回社保經辦機構。
第三十一條用人公司理應每一年按照規定向統籌地區社保經辦機構給予工傷職工享有傷殘津貼、工亡員工供養親屬享有慰問金待遇的證實。
工傷職工或是工亡員工供養親屬享有工傷保險賠償的前提條件產生變化,用人公司、工傷職工或是工亡員工供養親屬應當立即匯報統籌地區社保經辦機構,社保經辦機構從標準變動的次月起調節工傷保險賠償。
第三十二條用人公司公司分立、合拼、轉讓,繼承企業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責任;厚用人公司早已參與工傷險的,繼承企業理應去當地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辦理工傷險工商變更。
用人公司推行經營承包的,工傷保險責任由員工勞務關系所屬單位擔負。
員工被調離期內遭受安全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公司擔負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公司與調離企業能夠承諾補償辦法。
員工在多個用人公司就業,工傷保險責任由員工遭受事故傷害中為之的工作用人公司擔負。
本人掛證其他部門且以掛靠公司為名運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掛靠公司擔負。原用人公司被依法注銷,工傷保險責任由清算組織或是清算審計報告中明確的權利義務承擔人擔負。
第三十三條老工傷工作人員列入工傷險統籌管理后,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付款工傷復發的醫療待遇,但是不付款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公傷醫療補助金。
以上是小編為您精心準備的相關法律知識,如果你也有難題,建議向資詢知名律師。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