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酌定量刑情節和法定量刑情節的區別是什么?
2022-04-07 17:08
一、酌定量刑情節和法定量刑情節的區別是什么?
量刑情節分為法定情節與酌定情節。
法定情節,是指法律明文規定在量刑時必須予以考慮的情節。我國《刑法》共規定了以下四種法定情節:
1、從重處罰情節;
2、從輕處罰情節;
3、減輕處罰情節;
4、免除處罰情節。
酌定情節,又稱裁判情節,是指刑法沒有明文規定,根據立法精神從審判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反映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程度,在量刑時酌情適用的情節。酌定情節主要有以下幾種:
1、犯罪動機;
2、犯罪手段;
3、犯罪的時間、地點等當時的環境和條件;
4、犯罪侵害的對象;
5、犯罪所造成的損害結果;
6、犯罪人的個人情況和一貫表現;
7、犯罪人犯罪后的態度。
二、酌定量刑情節主要有哪些類型?
酌定情節雖然不是刑法明文規定的情節,但對量刑仍然起著重要影響作用。根據司法實踐,常見的酌定量刑情節主要有以下幾種:
1、犯罪的手段。特定的手段作為犯罪構成要件要素時,不是量刑情節;故這里的犯罪手段是指不屬于構成要件內容的手段。犯罪的手段殘酷、野蠻程度,直接說明罪行的輕重程度,因而影響量刑。如殺人、傷害的手段是否殘忍,就對量刑起影響作用。
2、犯罪的時空及環境條件。犯罪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不同,也能說明罪行的輕重程度不同,因而是影響量刑的因素。
3、犯罪的對象。在刑法沒有將特定對象規定為構成要件的情況下,犯罪對象的具體差別,反映罪行的輕重程度,因而是量刑時需要考慮的情節。
4、犯罪造成的危害結果。當危害結果不是犯罪構成要件要素時,危害結果的輕重對說明罪行的輕重起重要作用,因而成為量刑時應斟酌考慮的重要情節。
5、犯罪的動機。犯罪動機不同,直接說明行為人的罪過程度不同,因而是量刑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6、犯罪后的態度。犯罪后的態度,反映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因而在量刑時應當予以考慮。
7、犯罪人的一貫表現。犯罪人的一貫表現既不是定罪的根據,也不是量刑的主要依據,但與犯罪行為有密切聯系的一貫表現,卻是量刑時應當考慮的因素,因為這種因素也反映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
8、前科。前科是指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事實。依法受過刑事處罰后又犯罪的,說明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較為嚴重,理當成為酌定量刑情節。但是,如果構成累犯或者是特定的再犯,則屬于法定情節。
綜上所述,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審判員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其符合法律規定要求,屬于量刑酌定情節和法定情節共同作用之下行使,這種自由裁量權要在法律的范圍內實施,通常建立在主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對于量刑處罰標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投訴/舉報 聲明:以上內容由網結合政策法規整理發布,若內容有誤或涉及侵權可進行投訴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